用线下开店的思维做外卖,真的没问题吗?

2021-04-07 10:29

很多餐饮老板谈及外卖,如同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因为外卖的人均消费不过20元左右,加上平台抽点,一天卖个几十单的利润总和也抵不过堂食几桌的利润。但实际上随着外卖平台订单量的快速增长,实体门店的生意空间被挤压是必然结果。另外,门店的房租、水电、人工成本大幅上涨,更需要线上的业务途径来分担成本。

     传统餐饮商家做外卖,花费了很大力气去申请开店、设置活动,好不容易搞懂平台抽点规则、满减活动设置的猫腻,再手忙脚乱的照搬堂食的菜品,上传了一百多道菜……正准备迎接铺天盖地的订单,却发现除了新店加权的那七天生意还可以,流量每况愈下,订单越来越少,最后沦为了死店,只能铩羽而归!

这样用线下的思维做外卖,关店的结果可以预见,想要做好外卖就要摒弃你之前所有的传统经营观念。

先有销量再有利润

     线下店铺的流量是固定的,门店选址决定了流量大小。而在外卖平台上,流量来源于平台排名、搜索、活动、竞价……曝光量是实时变化的,可以说流量就等于金钱,甚至比钱还重要。所以做外卖想要获得稳定的流量,就必须拥有足够的销量作为基础。有了销量基础,才能在平台上获得好的排名,才有能力提高利润。

商家如果沿用实体门店的定价方式和菜单分类,只会让单量在新店特权保护下不温不火,一旦流量卡到期,曝光量骤然下降,单量便会寥寥无几,从此进入恶性循环,逐渐变成死店。

如果商家一开始就明白销量的重要性,放弃一部分利润用来换取客户,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客户积累,再适量调整产品,逐渐提高毛利,才可以做好外卖。很多商家一开始也抱着迅速积累销量的目的去做活动,但经营一段时间后,由于缺乏坚定的信念,稍微不赚钱就改来改去,在离胜利前止步,结果得不偿失。

先有持续曝光量再有持续销量

销量=曝光量*下单转化率

保持曝光量表面上看是保证销量,其实深层的原因是补充新客,使店铺一直保持用户的活跃性。很多传统餐饮商家对曝光量的理解只保留在浅显的第一层,在初期靠着满减活动、竞价排名等方式获得了高曝光量,带来不错的销量之后,就开始放松警惕,觉得销售额已经达到理想的范围,就不需要再保持曝光量,盲目停止了竞价排名和引流活动。这是一种非常短浅的做法,也许短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,但过段时间后就会发现销量发生质的下滑。纠其深层原因,就是商家忽略了保持曝光量以保证新客的补充。

不论经营何种品类的餐饮,即使是菜品最多的小炒类,也难免会出现客户吃腻菜品,想换一家店的想法。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菜品上新等方式拉长这个周期,但问题还是不可避免。如果不能通过外力一直保持高曝光量来吸引新客,那单量就会越来越少。当单量的下降引起商家重视的时候,再想重新获得相同的曝光量,就要付出相比保持曝光量多好几倍的代价。

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,我们会发现某些客户一旦成为老客户,其复购频率远高于每月一次,所以新客的价值并不仅仅是那一次的下单。竞价排名的费用应作为店铺推广的固定预算,占总收入的10%比例,跟房租、水电一样作为成本的一部分。

眼光不要局限在外卖毛利率上

堂食经营不错的商家,通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观念,就是要先保证毛利率,简单粗暴的把平台抽点等相关附加成本都转嫁到客户身上。其实,堂食生意好的商家只要肯在外卖菜单上做一点点改变,是很容易赚到钱的。

首先,外卖是堂食很好的补充收入。外卖的点单高峰期与堂食是相错开的,另外例如下雨刮风的极端天气,外卖的送餐形式会弥补堂食这部分的短板。

其次,对于实体门店来说,做外卖的边际成本很低。门店的房租和人工成本都已基本固定,所需要的只是食材的消耗和一部分员工的精力,并不需要额外的大投入,反而充分利用了店内的人力、物力与资源,进行了二次开发。
    外卖作为新兴的餐饮市场,潜力很大、增速很快。传统的经营者不能独善其身,拒绝外卖,只能顺应外卖市场的规律,学习新的玩法,顺势而为才是上策!